新闻资讯
加载失败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云南省财政厅关于 下达 2019 年度高校毕业生培训计划的通知
2019-05-14
查看详情
加载失败
农民出身,初次创业亏200万,他靠一件衣服翻身,年收100亿
如果你活得安逸,那是因为你没有遇到太多的苦难。穷则思变,逆境之中的人往往能爆发出意想不到的能量他出身农民,年轻的时候当过兵,做过公社干部,40多岁二次创业,和儿子一起开服装店。如今,他的企业旗下拥有10多个服装品牌,年收超100亿元,市值220多亿元。他就是森马的创始人邱光和。01试图通过参军改变生活1951年,邱光和出生在浙江温州的农村地区。那个年代,每个家庭都不富有,大家都在温饱线上挣扎,可邱光和家的情况更严重。他10岁出头的时候,父亲突患重病,家中塌了半边天。坚强的邱光和白天劳作,晚上就去夜校读书,就这样他读完了初中。成年后,一直待在农村的他,十分迫切的想要改善家庭的状况,此时他有一条便捷的路——参军。邱光和在军营待了4年,不仅增长了见识,还磨砺了他的性格。转业回到家里的他得到了村里的重视,当了公社干部,做一些宣传工作。就这样,他在公社里任职了10多年,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的大潮席卷而来。温州人是出了名的会经商,当然他们也并不是天生如此,都是在后天的熏陶下逐渐成长的。但凡商人都必须具备一个品质:敢为天下先。你只有勇敢的迈出那一步,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才能抢占市场的先机。改革开放仅仅3年,市场经济的春风就催生了一大批个体户,那些走在别人前面下海的人大多成了万元户,看得邱光和心里直痒痒。此时的邱光和已经成家,年龄也早已过了30,可事业上却一事无成,1984年,他终于迈出了那勇敢的一步。02初次创业失败那一年,他和朋友一起成立了一家工贸公司,主要销售家用电器。但是合伙的企业大多存在创始人理念不合的问题,即便没有太大的理念差异,但每个人的家境和心境也不同。因此,不到4年朋友相继离去,散伙了。但邱光和还想坚持,他自行成立了“瓯海家电”,开始了单干之旅。刚开始那几年,邱光和的生意做得还算不错。凭借着之前的资源积累,他迅速打开了温州的市场。一连开了5家门市部,销售网点遍及市内,达80多个。如果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那么邱光和还算“起”得比较早,顺利收割了一波红利。但这个白手起家的农民实力还不够强,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加入电器行业,尤其是在商业氛围浓厚的温州,竞争尤为激烈,邱光和开始落于下风。1994年8月,一场台风摧毁了他的库存,200万元打了水漂,把他逼至了绝路。“天灾人祸”一起来,无路可退的邱光和只好关门大吉,开始寻找新的创业领域。03再次入局服装领域二次创业的邱光和尝试过房地产,但后来还是看中了服装市场的潜力。吃穿住行,可以说是商海之中长盛不衰的几个领域。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之中的潮流服装几乎是年年一变,人们开始追求时尚、好看,服装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1996年,邱光和和自己20多岁的儿子一起创立了“森马服饰”。以潮流品牌为标榜,森马在1997年3月开出了首家门店。到了2012年,鼎盛时期的森马拥有4400多家门店,2016年它的营业收入达107亿元。这些年,森马是如何崛起的呢?1对标快时尚品牌随着服装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企业的经营理念也要随之变化。森马对标的是国外的快时尚品牌H&M,为了跟上国际的步伐,不论是产品的设计,还是门店的展示,它都会不断地更新。同时,邱光和还制定了“五年计划”,立志把森马打造成全国性的品牌,占领市场高地。2增加童装,扩充品类2013年,森马的门店在扩张的同时,营收方面却不乐观,下降超12%,此后几年情况也不太好。究其原因,在于国外品牌的“入侵”。彼时,优衣库、H&M、Zara品牌开启了中国市场的扩张步伐,国内的许多企业的市场份额都遭到了挤压。虽然,专注于年轻人的“森马”营业收入缩减,但是它旗下的儿童品牌“Balabala”却有不错的营收。早在2002年,邱光和便开始向童装市场布局,因为他明白单一的品类风险大,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今,森马的旗下拥有10多个服装品牌。3布局电商,线上转型线上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趋势,但森马的线上之路似乎起步的有点晚。它从2010年才开始通过电商平台来出售产品,但线上的利益让邱光和尝到了甜头。2014年的双十一,森马单日成交量达2亿元。随后,它推出了专门的线上品牌,成立电商部门,布局物流产业,大力进军电商领域。04结语如今森马的市值超过了220亿元,旗下产品以成人休闲服和童装为主导,市场竞争力处于国内服装行业的前列。从一个农民到220亿市值企业的董事长,邱光和的创业之路可谓十分坎坷,但也正是这种坎坷让他时刻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保持着机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外部的环境大同小异,我们需要警惕的是我们内心的变化。当陌生的环境变得熟悉,生活和工作就是不停地重复,你是习惯了安逸,还是选择拼搏?本文来源:36氪财富故事
2019-05-14
查看详情
加载失败
2019年Q1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
2019-05-14
查看详情
加载失败
《中国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白皮书(2019年)》
2019-05-14
查看详情
加载失败
把海外商品卖到海外 阿里又迈了一步
日前,速卖通卖家中心已经开设了海外招商入口。现在,海外商户可以直接通过速卖通招商入口“自助地”入驻到速卖通平台。这也意味着,速卖通海外商户招募并不仅限于招商团队的小范围招募,而是开始面向海外大面积的商户了。暂时仅支持境外四国商户入驻速卖通的卖家中心页面已经拥有多语言功能,目前已支持英语、土耳其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俄语5种外国语言。在速卖通卖家中心的多语言站上,已设有速卖通入驻入口。与此同时,在速卖通中国卖家注册的页面的右上角也有“Portal for foreign sellers”,点击进去也可以直接进入速卖通海外商户的入驻通道。据悉,海外商户要入驻速卖通必须填写商户所在国,而速卖通暂时可以选择的商户所在国仅有意大利、俄罗斯、西班牙和土耳其四个国家。事实上,上述四个国家也是速卖通在全球市场上比较亮眼的四个市场。其中,速卖通俄罗斯卖家数量已经高达2200万。而在西班牙当地,速卖通也拥有超过770万注册用户,APP下载量突破千万。此外,速卖通海外商户入驻所需的资料也比中国商户复杂得多。对于中国商户来说,入驻速卖通只需要填写注册手机号、联系地址等即可成功注册速卖通账号。但海外商户则必须填写公司性质、公司注册地址、公司电话、身份识别号码、银行信息和增值税税务信息。但无论如何,速卖通已经设立了海外官方的入驻通道,也就是说,海外商户并不需要寻找服务商和速卖通招商团队的帮助,即可在速卖通卖家中心上直接注册速卖通账号了。卖家:并不担心海外商户的挑战海外商户的涌入,意味着中国商户不仅要跟中国本土卖家进行竞争,可能还得跟本土市场的商户进行竞争了。那么,对于速卖通“全球卖”战略,中国卖家是怎么看待的呢?深圳跨境电商大卖家环金科技副总裁赵石林向亿邦动力表示,海外商户的涌入对大部分中国卖家的影响实际上并不大。在他看来,海外商户跟中国商户在品类和产品上的差异仍是较大的,两者较难形成竞争。“中国卖家还是根植中国,做好供应链、产品的供给,将更多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销售出去,惠及全世界。”赵石林说道。此外,他也提到,海外商户、海外品牌、海外产品可以丰富平台上的品牌、SKU和用户体验,这将推动速卖通变得更加国际化。另一位以速卖通为主营平台的跨境电商从业者则指出,对于拥有实力的卖家来说,海外商户的进入反而会带来良性影响。“平台变得更加国际化,带来更多用户和流量,这对于卖家来说是挑战和机遇并存。”上述从业者说道。在公开场合中,速卖通总经理王明强也曾指出,目前中国的商家、中国的货仍然是速卖通最重要的商家和货品来源。因为,商业一定是基于货品、基于商家、基于供应链的。供应链再往前就是原材料,有生产能力的地方,商家就会很丰富,中国显然是全世界消费品生产能力最强的地方。“速卖通发展海外的商家和货品,主要还是要去符合当地用户在商品设计等方面的精准需求,跟中国现在的商家货品更多的是补充,而不是替代。所以,未来整个速卖通的战略还是以中国商家和货品为主,同时辅助于我们一部分海外的商家和货。”王明强说道。成为真正全球化的平台当然,开启海外招商通道只是速卖通“全球卖”道路中的一小步,在此前,速卖通已经在该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布局。去年双11,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B2B事业群总裁戴珊就提到2018年双11已经实现“全球卖”,带领海外商家参加天猫双11,帮助他们把货品卖往本国之外。“例如,俄罗斯消费者就可以通过速卖通买到土耳其商品。”戴珊说道。王明强也曾对外表示,速卖通“全球卖”的业务是从去年开始的,目前仍在起步阶段。现在,速卖通在俄罗斯有几百个本地商家,在西班牙也拥有几百个当地品牌入驻。根据速卖通提供的资料,速卖通早已经开始以土耳其作为试点,进行海外商品卖全球的尝试。在2019年1月29日,速卖通平台上的土耳其商店Trendyol正式开业,24小时内便迎来全球58个国家的消费者进行下单,三天该店铺产品卖到了90多个国家的消费者手上,最远卖到达新西兰和智利。除了给当地商户提供电商服务外,速卖通也正通过基础设施搭建来加深“全球卖”的进程。据悉,速卖通已和土耳其邮政合作,帮助土耳其邮政改良系统,把当地跨境B2C出口的包裹处理能力从日处理20单提升到1000单。在过去,速卖通一直作为跨境电商平台运作,即把中国的商品销售给海外的用户。但现在,速卖通要往全球化平台的路径发展。这无疑也是阿里全球化大战略的一环。去年10月,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发表致股东公开信,信中就强调了全球化仍然是阿里巴巴的长期战略,最终阿里的目标不只是从中国卖往世界,而是从世界卖往世界。实际上,除了速卖通,阿里其他跨境电商平台也正做全球买全球卖的尝试。比如阿里巴巴国际站就在2015年开始在全球招募国外知名品牌商及代理商,帮助海外商户把产品卖到全球。阿里旗下的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本身就是立足于海外本地市场的电商企业,因此该平台上已经拥有大量海外商户。而在今年Lazada卖家大会上,Lazada官方也确定了将把LazMall发展成为全球品牌开拓东南亚的平台,这将推动更多全球品牌进入该平台。跨境电商发展到现在,已经不仅是平台基础供应链的较量,而是全球化综合实力的较量。而如何引入更多适应海外消费者需求的国际品牌和商品,也许会成为这场全球化竞争的重要考量。本文来源:亿邦动力网
2019-05-13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