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加载失败
运营商“无限流量”有猫腻:超出1.5G就限速128Kbps
导语:大洋彼岸无限流量服务重启,不过,运营商们推出的“无限流量”猫腻不断,限本地使用、超出套餐强制限速等条件苛刻,“无限流量”已名不副实。大洋彼岸无限流量服务重启,国内运营商们“无限流量”猫腻仍在持续。日前,美国第一、二大电信运营商Verizon和AT&T接连宣布将为用户提供“上不封顶”的流量服务,至此,美国四大运营商都恢复了无限流量。与此同时,大洋此岸的中国电信市场在去年也都纷纷推出了无限流量套餐,不过,运营商们推出的“无限流量”猫腻不断,限本地使用、超出套餐强制限速等条件苛刻,“无限流量”已名不副实。运营商“无限流量”藏猫腻 无限流量业务在中美两国电信市场成为标配。美国市场,Verizon日前宣布将为用户提供“上不封顶”的流量服务,客户同时可以享受不限时的语音通话时间、流量和短信。Verizon证实,Verizon无限流量套餐单月资费80美元,四口之家优惠为每个号码45美元,双人套餐每人每月70美元,三人套餐每人每月54美元。每月80美元的单人无限套餐包含了20美元的线路接入费。无限流量套餐还允许用户将手机的流量分享给笔记本电脑或其他设备。Verizon之后,美国第二大运营商AT&T也正式宣布,重新面向全部用户提供无限流量套餐。至此,美国四大运营商都重新向用户开放了无限流量套餐。除了美国电信市场的四家巨头,国内三大运营商也在去年陆续推出“无限流量”套餐。北京联通去年率先推出4G本地流量随意享套餐,月费46元,包含60分钟语音,市话长途都能打,在北京地区使用时,接听、流量全免费。随后,北京移动推出一款46元4G流量随意享的套餐。每月用户拥有1.5G本地4G流量和全国60分钟通话时长。中国电信的磅礴卡套餐费用每月也是46元,用户每月享受2GB的本地4G网速流量。此外,上海联通、河南联通和广东联通此前也相继推出了无限流量、通话的“冰激凌套餐”,目前月费5折,199元起(截止到3月31日)。“假无限”流量不过,看似即将成为用户标配的“无限流量”业务暗藏不少猫腻。北京联通用户陈先生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自己办理的联通“无限流量”业务后,只能在北京本地区时享受高速上网,走出北京进入河北省便无法享受“无限流量”服务,同时,陈先生透露说,当用户所办理的套餐超出规定流量数时,还会被限速,上网体验奇差。北京商报记者从联通方面了解到,北京联通推出的46元套餐,用户在北京地区上网时,使用本地流量超过1.5G后,上网速率限速至最高128Kbps,次月1日起恢复正常网速。不过,联通方面表示,128Kpbs的上网速率完全可支持用户浏览网页、使用手机社交App等基本上网需求。当用户在外地上网时,上网速率不受影响,流量单独计费。移动和电信也推出类似条件苛刻的“无限流量”业务。北京商报记者分别从北京移动和中国电信方面了解到,北京移动用户使用流量超出套餐内的流量后,手机网速将降到最高只有128Kbps的2G模式,可以无限使用,不再额外收费。电信用户超出2GB后,本地流量可以继续免费使用,但是将会限速,最高速度为3.1MB。除流量限速之外,国内运营商推出的“无限流量”业务还有使用地限制,一般情况下“无限流量”只能在本地使用,异地使用将另外产生费用。甚至有部分运营商提出,“无限流量”套餐业务只支持新用户使用,老用户无法办理。对于有条件的“无限流量”,用户的意见褒贬不一。有的用户认为,不管是降为3G还是2G,能够满足用户浏览网页、使用手机社交App等需求足矣;也有用户指责这是运营商对消费者的“恶意欺诈”,徒有其名,2G和3G的网络速度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各式各样的上网需求,尤其是对于图片下载和视频观看。另有网友称:“网速有点坑,感觉回到了2G时代,刷个网页都要几分钟,不希望继续使用这项服务了。”资深通信专家项立刚表示,限速最高128Kbps,这个速率大体上相当于2G,但用户实际体验时,下载速率已不到20Kbps。一般情况下,打开一个网站往往需要20Kbps的速度,尤其是刚刚享受完4G高速网络之后的用户,瞬间跳转至2G网络,体验糟糕。技术成本关难破对于“无限流量”为何猫腻不断、条件苛刻,北京商报记者分别联系到国内三大运营商,但截至发稿,三家都未给出回复。律师表示,如果运营商在相关介绍里面清晰、准确地告知消费者,网速会在什么情况下降速,有哪些限制条件,就不会涉及到虚假宣传和损害消费者知情权的问题,但如果没有详细告知消费者,只是夸大“无限流量”,就触及到了法律。亿卓智库北京商报记者拨打了中国移动10086查询电话,咨询46元“无限流量”套餐,客服清楚详细地介绍了该套餐包含的分钟数和流量,也对超出1.5G流量后将降速做了详细说明。另外,联通和电信也对这些限制条件做出明确标示。亿卓通信世界网总编辑刘启诚认为,运营商推出这项服务显然是一种市场策略,也是一种炒作手段,虽然是“无限流量”,却被转化为低速网络,这会造成用户体验差的后果,也砸了自己的牌子。智库产业观察家洪仕斌也指出,从本质上来说,各大运营商推出的“无限流量”只是运营商为了吸引消费者入网的一种营销方式,虽然说让利给用户,但这种套餐的成本并不高,所谓的“无限”其实是有水分的,但通信市场的竞争正处于白热化阶段,为了争夺用户,运营商们都得适应“时代潮流”。创业在线一位不愿具名的通信技术专家分析称,运营商每个基站的接入数量是恒定的,如果都给用户优惠接入,结果就会影响所有用户的上网速度。目前的通信技术还达不到为所有用户都提供无限的高速网络。同时,如果给用户提供“无限”的流量,在成本方面,运营商也要承担不小的压力。国内某运营商内部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运营商提供无限流量确实要为此付出更多成本,最基础的成本就包括计费体系增加模块的成本,加之运营商流量收入也会减少。项立刚也指出,运营商的一部分重要成本来自于为保证高质量服务必须不断增加基站建设,基站包括微微基站、微基站、宏基站,成本从1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基站建设还包括占地费用、后期维护费用、用电费用等,粗略估算,运营商整个网络运营、维护、用电等花费可达约1000亿元/年。
2017-02-22
查看详情
加载失败
兔死狗烹的故事会在华为上演吗?华为清理老员工
导语:有人把这个清退行动与2000研发将士出征联系起来,认为华为通过把老员工派驻海外自然淘汰来完成变相清退。最近两天,华为裁员的事情从华为自己的心声论坛发酵,进而出现在各个网站和媒体上,引发了各方关注。具体的内容是华为职工反映,中国区开始集中清理34岁以上的的交付工程维护人员。而研发开始集中清退40岁以上的老员工。亿卓智库有人把这个清退行动与2000研发将士出征联系起来,认为华为通过把老员工派驻海外自然淘汰来完成变相清退。对此,华为表示纯属谣言,也有海外老员工表示自己并未被清退。亿卓那么,这件事情真相如何?为何会引发广泛关注?这个事情对我们又有什么启示呢?智库一、无风不起浪所谓华为34岁裁员这个事情,最早是华为自己的心声论坛爆出,多个ID证实。然后裁员这个事情从华为自己的心声论坛到通信行业的C114论坛,再到知乎,进而出现在各个媒体之上。创业在线其实,华为裁员并不是新闻,华为的人员流动一直比较大,但是出现以年龄裁人的传言,这还是第一次,这让华为内部外部震动都很大。2016年,华为的业绩喜忧参半,一方面华为的销售额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而在营业收入高速增长的同时,华为的利润并没有与营业收入同步快速增长。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在2017新年献词中便明确表示:“过去几年,公司保持两位数收入增长,但运作效率和现金流的改善不足,管理费用增长超过收入和销售毛利的增长,现金收入比下降。”另外,他认为华为要优化人员结构,对外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对内开展不合格调整。这个优化人员结构并不是徐直军个人的意思,任正非也是2017年开年就提出要破格提拔4000人。一个公司盈利下降,同时还要优化人员结构,破格提拔干部,薪酬较高而性价比不高的老人自然会成为调整目标。虽然心声论坛这种34岁一刀切的说法并不完全可信,但是老员工要被冲击这个事情恐怕是很难避免的。二、为何引发广泛关注互联网公司,IT公司裁员这个事情并不奇怪。为何华为的举动会引发各方关注和广泛讨论呢?这是因为华为员工的高收入和年龄划线让众多科技公司的从业人员有了兔死狐悲的感觉。华为的薪酬体系包括工资、奖金和虚拟股的分红,华为工资高,但是相对于互联网企业并没有太大差别,但是华为的奖金再加虚拟股的分红就是一个可观的数字。华为的老员工随着年头工资涨幅也许不是很大,但是一年年奖金的积累再加越来越多的虚拟股,一个级别不高的老员工一年也能拿到百万以上,相当于其它公司高级经理人的水平。而通信行业的技术细分的很细,一些职位并不是随着年龄和经验丰富就有更高的水平,而是达到一定层次水平和职位就遇到天花板。这种情况下,没有家庭拖累,精力充沛,体力旺盛、学习能力更强的新人就会有竞争优势。而在华为的薪酬体系下,新人的工资、奖金、分红综合下来要比老人少的多。性价比高的多。在总体效益好,利润丰厚的情况下,华为可以容忍众多性价比不高的职位,而到了利润增长不那么乐观的时候,就要适当吐故纳新了。事实上,在其他行业这种情况非常多见,而且不限于老员工(其他行业薪酬一般与职位挂钩,同职位老员工相比新员工并没有那么大的差异,40岁的服务员并不能比20岁的服务员赚的更多)。中高管理层如果性价比低了一样会新人换旧人的。只是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的历史太短,流动性太大,入职多年的人是少数,还感知不到这一点罢了。华为的举动,让其他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的员工有了警醒。如果你一直遇到职位的天花板无法上升,那么在技术岗位也好,营销岗位也好,一旦你年龄大了就无法和年轻人竞争,你的性价比低就会被替换掉。三、做好人生规划,未雨绸缪中国从1949年建国到90年代大下岗之前,实行了相当长时间的终身雇佣制。你只要加入一个企业,就可以从入职干到退休,在你20多岁的时候为企业做贡献,而企业也不会在你50岁以后抛弃你,而会给你合适的职位和工作一直到你60岁退休。90年代改革之后,终身雇佣制事实上仅存在于体制内了,大部分企业都会根据企业需要选择雇员。2000年到2017年,仅仅过了17年,时间还不够一代人从入职走到退休。很多人也没有意识要做终身的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事实上,没有终身雇佣阶段的香港有过统计,平均在45岁的时候,一个人一生的收入达到巅峰。除了极少部分人能继续上升,大部分人是要下降的,转而和新加入工作的年轻人一起去竞争低工资高强度的低级职位。所以,无论你在多么知名的企业,多么优秀的行业,都要在20多岁,30岁就有所准备。合理控制自己的消费水平,适当积累财富,准备被动的财产性收入应对不时之需。以华为为例,华为40多岁的人,在华为已经工作10多年,早年间每年有几十万的收入,后来一年有百万的收入。如果适当积攒,购买深圳的房产。那么到了2017年,他应该有数套价值不菲的房产,资产总额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仅仅靠房租或者房屋出售后的理财产品收入,就可以维持相当不错的生活水准。离职完全可以当作提前退休,享受生活或者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如果没有规划,高收入都用高消费花掉。不积累财产,那么这次离职就会是灭顶之灾。高档住宅的贷款要还,豪车要养,老婆的包包化妆品要买,子女国际学校的费用要拿……这都依赖于你的工资,而你离职后再找一份年薪百万的工作可就不那么容易了。你也许无法掌握企业的命运,无法预测未来的危机,但是你至少应该为可能出现的问题做一点准备。
2017-02-22
查看详情
加载失败
鹿晗玩创投,携新希望、华视娱乐等成立清晗基金,有望成为新一代创投人
导语:此前,一则鹿晗与其他投资者联手成立“清晗基金”的消息亦霸屏了财经头条,透露出这位当红“90后小鲜肉”进入创投圈的信息。还记得那个上海外滩的邮筒吗,因被鹿晗摸过之后,粉丝为了与之合照,排队到凌晨的“奇观”甚至登上了BBC、VOA等权威外媒版面。2月6日,一则鹿晗与其他投资者联手成立“清晗基金”的消息亦霸屏了财经头条,透露出这位当红“90后小鲜肉”进入创投圈的信息。@投中信息的微博内容显示,“2月6日,清流资本联合新生代现象级优质偶像艺人鹿晗、新希望集团宣布,共同成立清晗基金。鹿晗作为90后现象级艺人,本身就是年轻一代潮流文化代表,在引领新生代生活方式方面,拥有超强的年轻受众群体号召力。据悉,基金早前已完成了首轮募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新希望集团官方微博评论并转发此条微博内容时表示,“#清晗基金#你负责颜值,我们负责养家。”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亦从新希望相关人士处确认了这一信息。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新希望集团与华视娱乐外,清晗基金的另一股东背后隐藏着鹿晗的“迷妹”。公司资料显示,清晗基金的第二大股东——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清晗高源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清晗高源)为清流资本旗下资本运作平台,公司第一大股东是清流资本总经理、被誉为“度娘”真人版的百度前副总裁王梦秋。作为资本圈的大佬,王梦秋实谓鹿晗最具“钱力”的铁杆粉丝,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其对鹿晗的喜爱。王梦秋丈夫创办的“美丽说”更是请来了鹿晗作为代言人。有了这位“钱力十足”的粉丝支持,鹿晗未来的资本之路着实令人引发想象。未透露基金具体投资项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检索工商信息发现,清晗基金注册名称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清晗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于2016年6月,其股东除了自然人高苏尧、陈春连、李昕昊、盛希泰、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清晗高源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清晗高源)外,还有企业法人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草根合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草根合创)和华视娱乐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视娱乐)。公司资料显示,草根合创、清晗高源、华视娱乐分别以3000万元、1000万元、900万元的认缴出资额位列清晗基金前三大股东,分别占比46.15%、15.38%和13.85%,其中草根合创、清晗高源分别为新希望集团和清流资本旗下资本运作平台。“我们跟其他合作方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接触。”新希望集团相关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同时,对于清晗基金的投资方向,该人士亦透露,将主要投资于能顺应年轻一代生活方式及消费升级需求的各类早期内容制作团队、媒体及平台,旨在扶持更多年轻的文化内容创业者。虽然并未透露基金具体的投资项目,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一家深圳的创投公司股东名单中发现了清晗基金的身影。据深圳对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对对科技)的工商资料信息,清晗基金及清流资本旗下公司位列其中。除此之外,与昆仑万维有合作关系的上海辰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也为对对科技的股东。亿卓智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公开检索对对科技发现,公司开发过一款名为“假装情侣”的App,并不甚知名。一家注册资本仅16万元的创投公司是如何吸引到清晗基金的?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对对科技进行了解,但公司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并不方便接受采访。王梦秋是鹿晗背后“金主”?亿卓值得一提的是,清晗基金的第二大股东——清晗高源大股东王梦秋与鹿晗“关系匪浅”。智库记者梳理王梦秋简历发现,这位被誉为“度娘”真人版的百度前副总裁实谓鹿晗的“迷妹”,曾数度在公开场合表达其对鹿晗的喜爱,带有“鹿晗”标签的状态布满了王梦秋的微博。亦有无数八卦娱乐帖中将王梦秋称为鹿晗的“贵人”,背后的“金主”。创业在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王梦秋为法定代表人的珠海清流鑫源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与鹿晗工作室——珠海鹿之梦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其工商注册地址同在珠海市横琴新区宝华路6号105室。除此之外,王梦秋丈夫徐易容为“美丽说”的CEO,而鹿晗恰为“美丽说”的代言人。除了粉丝和偶像外,两人的关系不得而知,但身为清流资本的总经理,不容忽视的是坐拥资本实力的王梦秋可能为鹿晗带来的帮助,此次共同成立清晗基金亦是双方合作的开端。有了这位“钱力十足”的粉丝,鹿晗未来的资本之路着实令人引发想象。事实上,鹿晗早在清晗基金成立之前便踏入创投圈,以投资人的身份参与移动电商“达令”,而达令背后的投资人实谓豪华——IDG资本、红杉资本、今日资本等,而鹿晗与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红杉资本创始人沈南鹏、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达令创始人齐燕的一张合照也可谓是聚集起创投圈的“顶级阵容”。作为当红的“90后小鲜肉”,鹿晗的号召力十分惊人。据创业邦消息,鹿晗一则看似漫不经心的“嗨,达令”的微博当天便为“达令”App增加100万用户。据桔子IT数据,去年8月,上线不足两年的达令已完成了3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
2017-02-22
查看详情
加载失败
今日关注(2017年2月22日)
2017年2月22日 星期三【周边新闻】1、谷歌宣布,PWA将获得与安卓原生应用同等的待遇与权限2、李连杰创办功夫视频网站“街力”3、乐视体育放弃中超新媒体独播权,PPTV腾讯介入4、网易称手游《阴阳师》下载量超2亿, 年内将推出英文版5、美图T8正式发布:主打夜间美颜自拍 3299元起售6、董明珠:格力员工都要享受两房一厅我掏钱7、传乐视体育总裁、COO将卸任 或与资金链吃紧有关【科技头条】1、顺丰被爆将于23日上市,王卫或成行业首富身价超千亿继圆通、中通、申通借壳上市后,另一快递大佬——顺丰速运被曝将于2月23日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敲钟上市。对此,凤凰财经求证顺丰相关工作人员,但截至发稿时未获回复。至此,申通、圆通、韵达、顺丰四家快递公司登陆A股,市值将超过3000亿元。工商资料显示,王卫为明德控股法定代表人,持股比例为99.90%,占据绝对控股地位,按照其持股数量以及过去五个交易日交易均价计算,王卫的身价升至近1111.02亿元,超过此前的圆通实际控制人喻会蛟夫妇,重夺民营快递业首富称号。亿卓   创业在线2、华为秘密测试无人车,涉足造车或无悬念从相关行业人士获悉,华为目前正在进行无人驾驶汽车项目研究,并和清华大学进行了深度技术合作,通过相关资料显示,华为未来涉足汽车领域基本没有悬念,资料显示,该平台无人车看似简陋,但却采用四驱驱动,且在华为曼卡科技园实现区内自动驾驶,可以自行避让杏行人,绕行障碍、自动泊车等。智库3、天猫淘宝被告不正当竞争:"上天猫就够了"夸大其词认为淘宝公司、天猫公司分别在经营的网站中使用了虚假宣传、夸大其词或最高级别用语的介绍表述,北京聪明狗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不正当竞争为由,将浙江淘宝网络有限公司、浙江天猫网络有限公司分别诉至法院,要求被告承担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及赔偿经济损失20万元的侵权责任。《法制晚报》记者上午获悉,海淀法院日前受理了该系列案件。亿卓智库4、支付宝上线港澳通行证异地签注,2分钟解决问题全国109个城市的用户现在可通过支付宝来续签港澳通行证,而且还支持异地续签,仅用2分钟就能解决问题。具体流程是,在支付宝城市服务中找到“港澳通行证续签”,选择“开始签注”,填写户籍所在地等,选择签注类型和通行证的种类,随后填写申请人和收件人信息。确认信息无误后,使用支付宝支付,快递员就会上门取证。制证完成后,通行证会通过快递的方式送还。这项服务是支付宝联合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开通的,所以快递方式应该是EMS。【融资收购】1、劳动力管理软件“盖雅工场”完成 5000万人民币B轮融资2、本地生活发现平台“小日子科技”完成Pre-A 轮融资3、国际酒店预订与分销B2B公司“好巧网”获1.2亿B轮融资4、母婴综合体验馆“优家宝贝”完成千万元Pre-A轮融资5、电竞数据分析平台“浮冬数据”完成千万级Pre-A轮融资6、健身品牌“超级猩猩”获5000万元B轮融资7、迷你KTV“友唱M-Bar”获6000万元A轮融资8、企业社群运营平台“微圈”完成500万种子轮融资9、信息安全厂商“中睿天下”获2000万元Pre-A轮融资
2017-02-22
查看详情
加载失败
小米的一场豪赌:研发自主芯片
导语:需要指出的是,芯片的成本与手机出货量有关,在芯片研发成本稳定的情况下,手机出货量越多,分摊到每部手机上的成本就越低。去年至少三个月处于严重缺货状态的小米,即将要对外推出自主芯片松果处理器。据悉,小米已经确定将在2月28日对外正式发布这款自主芯片。芯片可以说是一款手机最核心的元器件了,但与此同时,做好芯片的难度也远远超过了手机本身。小米要做芯片,也是权衡再三才做出的决定。小米究竟为什么要做芯片?“看华为就知道了,想什么时候发布手机都行,完全不用看高通和联发科的脸色,而小米、魅族这样的厂商,如果要成为某款芯片的首发机型,有时需要等很久,还得和其他厂商去竞争。”当谈及小米为什么做芯片,一位手机行业资深从业者如此评论。如果华为想要发布某一款新的旗舰机,即便没有研发出一款技术大幅革新的芯片也无伤大雅,华为只需要在上一代顶级芯片的基础上做出一定的改进,就可以称之为下一代芯片了。小米做芯片,也可以有效释放供应链压力,取得更多的自主权。由于每台手机的组成都是由成千上万个元器件组装而来,处理器芯片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由于核心技术掌握在少数派上游供应链手中,所以手机厂商的实际出货量就会受到制约。雷军曾对外宣称,2016年上半年小米至少有3个月处于供应链严重跟不上的状态,这是小米出货量不及预期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手机厂商做芯片,三星就是一个很好的参考,由于其拥有自主芯片,同时也使用高通的芯片,因此在供应链方面变得更灵活,当高通不能及时供应芯片时,三星可以自己解决。而魅族则可以成为反面教材,由于2016年下半年魅族与高通打专利官司,最终魅族的高端手机PRO6不得不选择联发科,让高端手机芯片方面口碑一直不怎么样的联发科芯片罕见地出现在了旗舰机中。其次,除了可以摆脱对高通和联发科的依赖以外,自主芯片还有助于手机大厂控制成本。像华为、小米这种年出货量达到几千万甚至上亿的厂商,如果使用其他家的处理器,采购成本非常之大。倘若自主研发处理器达到足够多的产能,那么这部分成本会有所降低。第三,自主芯片也有助于小米打开海外市场。据悉,2014年底,印度德里高等法院解除对小米手机的销售禁令,但小米在印度市场恢复销售的手机被限定为配置高通公司生产的芯片,使用联发科处理器芯片的大屏红米Note依然无法上市。一位小米手机供应链厂商的高管向腾讯科技表示,芯片是手机专利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小米自主芯片拿到更多的专利,将有助于它解决专利问题,但由于也有其他类型的专利存在,因此小米不可能短时间内彻底解决专利问题。2016年,尽管小米手机的出货量下滑很多,但包括华米在内的多家小米生态链企业却开始逐渐发展壮大,小米也不再强调自己是一家手机公司。小米生态链企业涉及到生活方方面面,很多生态链企业所推出的产品也都要用到芯片,比如米家扫地机器人、小米电视、小米笔记本、小米净化器等。一旦小米的自主芯片成熟,小米就不用依赖外部厂商提供的芯片,未来就可以以更低的成本价完成产品生产。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腾讯科技,目前小米正在做的VR,就是采用高通的芯片,因而小米做芯片,绝不仅仅是为了手机,而是为小米全产业链的产品服务。这是一场豪赌马拉松小米做芯片的理由可以有很多,但实际上,不做芯片的理由可以有更多。在国内,目前仅有华为一家手机厂商采用自主芯片,即便出货量巨大的OPPO、vivo也没谁敢将自主芯片提上日程,因为这是一场风险很大的冒险。以华为为例,其自主芯片海思诞生于2004年,最初的几年,海思芯片几乎都在一路骂声中渡过。一位资深IT媒体人士向腾讯科技透露,2012年左右,海思仍然不成熟,华为当时发布一款手机,芯片在小范围内出现了问题,当时被媒体报道了,华为不得不想尽办法消除负面。创业在线华为海思芯片的崛起,真正的分水岭在于2014年搭载海思麒麟920芯片的荣耀6手机以及搭载海思麒麟925芯片的Mate 7手机的诞生。此后,海思麒麟芯片便逐渐得到认可。华为用了10年时间才让芯片得到认可,小米要做芯片,同样是一次长跑,而且一样在技术上面临着很多的风险,因而并不一定能成功。要做好芯片,需要攻克的技术难点太多,稍有不慎,就是致命危险。即便是在芯片领域深耕均超过20年的高通和联发科,也时常会出现故障:2015年,高通骁龙810芯片从生产阶段就传出了过热的缺陷,骁龙810在达到一定的高电压之后就会自动开始发热,之后直接导致性能无法达到预期,搭载这款处理器的索尼Xperia Z3+/Z4、HTC M9等手机也成为众矢之的;亿卓2016年初,搭载Helio X10处理器(MT6795)的红米Note 3双网通版出现Wi-Fi断流问题,大批用户受到影响,最终用户通过软件升级才得以解决。亿卓智库可以预见的是,小米自主芯片也将会在技术攻克上遇到类似的问题,而有些问题甚至是致命的,一旦出错就会导致手机一败涂地。小米要真正奠定自己在芯片领域的技术实力,至少需要数年。同时,做芯片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的投入,这是一场结局难料的豪赌。智库需要指出的是,芯片的成本与手机出货量有关,在芯片研发成本稳定的情况下,手机出货量越多,分摊到每部手机上的成本就越低。芯片的崛起也与手机品牌的崛起相辅相成,海思芯片的崛起和华为手机的崛起几乎是同步的。小米去年手机出货量下滑严重,因此当前并不是推出芯片的最好时机,但这也从侧面证明,雷军并不是要芯片马上就能立竿见影,而是已经做好了长跑的准备。
2017-02-21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