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加载失败
王健林:创业初期3年内被告222次,9天9夜没睡觉
王健林在这个演讲中讲到了万达创业初年的三个故事。他最后说,如果想成功,就应该去创业,应该勇敢跨出这一步,勇敢面对人生。为何辞官下海?我在经商前,15岁就当兵了,从军17年,做到团职干部,遇上中国百万大裁军,就转业到地方政府,当了两年办公室主任。这两段人生都还算成功:我做到团级职务时,不到30岁,很年轻,几十万部队当中最年轻的干部之一;到地方做官员,职务进步很快,很快做到办公室主任,但我在1988年断然辞官经商。具体两个原因:一是赶上经商热。1988年到1995年,很多人辞去原有职务“下海”了。如果没有当时的经商热潮,中国今天不会有这么一批优秀的企业家。亿卓智库二是想改善个人的生活。我就觉得,别人能当万元户,我凭能力应该不止万元户。第一个故事:第一桶金是这么来的当时遇到的第一个创业难关,就是借钱。第二个难关是拿不到项目。那时大陆还是“计划经济”,比较落后,拿项目也不仅要有钱,还得有“计划指标”,得出现在当时“国家计划委员会”指标名单上才行。我只好找到大连一个老战友“借”一点指标,同时付出一点费用。他同意给我几万平米指标。但是拿了指标,还得去找当时的市领导批地。跑了左一遍,右一遍,没人理。市领导被我找烦了,出了一个题目:“你不是想开发吗?把市政府的北侧那块地给你”。市政府是一个老建筑,很气派。但它的北侧居住区,房子差,设施差,一百多户人共用一个水龙头,一个厕所,被认为“有碍观瞻”,所以把这片地给我去干。可这个项目改造完,要1200块钱一平米的成本,我前面有三家国有公司都不肯干。因为大连市当时最好的房子只能卖到一千零几十块。我坚持要干这个项目,公司里的很多同志反对。当时我们公司叫“西岗开发公司”,我就说:“开发公司,只有开才能发,你都不敢开怎么能发呢?”为了赚钱,得把这个房子卖到1500元一平米,后来我们动脑筋,推出来几条创新:第一,当时大陆的房子没有明厅,一个小过道进去直接就是几间房。那好,我们做一个明厅;第二,当时房子没卫生间,县处级以上干部才允许配一间卫生间。我们没管那一套,每户都配了卫生间,还把木头窗换成了铝合金窗,再加一扇防盗门。亿卓房子推出来均价1580元每平米。1000多套房子一个月一扫光。就这样,万达就成为了大陆地区第一个闯入了“旧城改造”这一行业的公司。这一单使我们赚到了接近1000万元。就这样,我掘到第一桶金,找到了一个盈利的模式——旧城改造很有钱赚,别人不敢干,我敢,于是在大连就搞开了。第二个故事:9天9夜没睡觉再给大家讲一个贷款的小故事。初期创业,我接下了一个项目,这个工程当时政府干了一半,觉得费劲不愿意干了,转给我的。签完以后突然遇到全国“治理整顿”,贷款就更困难了。为了启动这个项目,我就要去找贷款,需要一笔2000万元的贷款,有土地做抵押,所有的手续都健全,但找了几十家银行,没有一家愿意贷给我。因为这个项目是政府转给我的,他们觉得对不起我!所以政府开了一个会议,就指定当时某一家国有银行贷2000万给我做启动资金。这家银行答应了说“可以”,哎,我一听好事,那我就去找银行行长吧。前前后后找了50多次,每次都给我躲猫猫。我有时候一见到他了吧,他从后门就走了,我在走廊白站;有的时候在走廊里堵着他,他说“好好你这样,你下周二来吧、下周二来吧”;等我下周二去,他出差去了!等等。当时就为了拿到这笔贷款,有的时候一去在那个走廊上(因为进不去办公室)一站就是一整天。我想银行八点半上班,我就八点去吧,站着。甚至站到下班六点也不出来。究竟行长是来了没来?还是不在?我也不知道,也没人愿意告诉我这个信息。当时站在走廊里面这种感觉,这种耻辱,我觉得太卑贱了嘛。除了这家银行,我又去找了另外一家银行,贷款的时候这个人态度倒是不错,但也是不给我贷款。我为了堵到他,曾经跟一个哥们两个人就开车到他家楼下。我想,你总得回家吧?那我就在你门口候着;你早上总得要出门去上班,总是能碰到你吧?我俩就去在那儿蹲了一个晚上,在车里候着。反正深秋不是太冷,稍微冷了就开动发动机暖和一会儿,为了省点油过会儿再把它关掉。一直等到早上七八点也没见到人进去,也没见着人出来。第二天晚上我说再去堵吧,我这个哥们觉得忍受不了,他说太丢脸!无论如何也不能去了。我自己又去待了一个晚上。就是候不着,找不着这个人。其实不是找不着,是他不愿意见你,因为你是民营企业,那个时候民营企业不像今天这个地位。第二觉得你风险大,他不敢放贷给你。放给国有企业亏损了没了,他不承担什么责任:如果放给民营企业可能就要承担责任,我也理解他们。在这种无论跑了多少趟都找不到办法的情况下,就有人给我出了一个主意说“干脆你就发一个债券”,但是你这得承诺回报,比如两年按照1.4倍,每年20%,1.4倍收回。没想到,推出来以后一抢而光,毕竟20%年回报还是很好的。这个方法真正解决了这个项目的难题,才把我们从濒临破产的边缘给拯救回来。这中间其实还有个小的故事。我接的这个项目,可以说追悔莫及。当然后来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把剩下的老百姓搬走了。但当时真是把我憋的够呛!在1993年初的一段时间,我九天九夜都没有睡着觉,什么安眠药,什么打针就是睡不着觉。到后期整个人都有点精神恍惚,失常了。第十天早上正开着会,“咣当”一头就昏迷在地了。我被紧急送到北京,还找了比较好的一个医院去治疗。我至今还记得那个神经内科的主任姓李的女士,一见我面:“没事,小伙子今晚就让你睡着”。我说你这么大本事?“你放心吧,我们高得很”。其实还是给我吃那些药,可能心理作用,也可能进到医院里了,安静了,我当天就睡着觉了。智库第三个故事:3年打了222场官司在90年代的时候我们做住宅房地产做得还是不错了,但是有个问题刺激了我:我们公司有两个员工得了重病,一个得了癌症,一个得了肝病,每个员工花了一百多万治疗费。当时民营企业是不可以报销医药费的,你自己有钱你给他报销,没有钱你的员工可能就等死。那我们是花钱给他治疗了,但是也给我一个提醒:如果大量的员工都有了病,再往后发展一二十年大家岁数大了,这公司怎么办呢?我们一定要找到一个安全的、有长期现金流的商业模式。所以我们2000年决定转行去做商业地产,做不动产,做持有物业,不再搞单纯的住宅开发了。做商业地产的时候,最早因为不懂,造一座楼,把底层商铺全部卖掉。在初期的三年当中,买了商铺的人经营不好,就来告我们,我前三年当了222回被告,虽然只输了两场官司,还是让整个公司疲于应付。成天在打官司,哪还有精力经营?客户就是这样,他的出租回报率没拿到理想中的10%、20%就来告我。如果输了,可能很多人就扯着横幅上街上去闹事。所以我觉得这样不行,得研究新模式。怎么办?在创新中研究了一个办法:提出一个模式叫城市综合体。即做一个商业中心,商业中心旁边可能做写字楼,再做城市的商业街,再做一些公寓。把这些公寓、写字楼卖掉,现金流就有了。这样,就不用卖大楼里的商业铺位了,自己来经营,一下子生意就找到模式了。商业经营旺了,旁边的楼也升值了,现金流问题也解决了,万达从此走向了一条康庄大道。我自己创业初期的三点体会第一点叫“敢闯敢试”。就是不管你做什么,一定要有梦想,有目标,敢去做。你去做起码有一半的机会,你不去做机会是零,所以我最近这些年在各地演讲,经常讲一句话:“什么清华大,北大,不如胆子大”。这个胆子大不是说让你乱干,但是得有勇气去闯,去试验!第二是创新求变。你要成功,要想不断成功,或者还想获得更大的成功,就一定要能够求变、求新,不能走别人走过的路,不能做跟别人一样的事情。凡是跟别人做一样的事情,获得的肯定是平均利润率;只有做跟别人完全不一样的事,才获得超额利润。2006年,万达刚进入中国电影产业。那个时候,大陆地区的所有票房加起来不到10亿人民币,公司同事们全部反对我,说10亿就算20%的利润,也才2亿的利润。每年要投3亿、4亿去做,怎么可能收得回来呢?全中国的利润都归你吗?我说电影院对商业中心来说是不是必须需要?大家认为必须需要。现在又没有人愿意来做。做了挣不到钱,那怎么办呢?我跟大家讲现在只是8亿、10亿的市场,但如果我们带头来做,加一点促销,让那个行业有钱赚,可能会激励更多人来做,这个行业可能就做到80亿、800亿,就可能赚钱了。所以我们就带头进入这个行业了,万达院线总共投了6亿人民币。因为后期,有20个、30个影城以后,院线自己有现金流了,自己每年利润就可以支撑自己发展,不需要我再投资了。这个公司1月份上市,现在市值800多亿人民币。万达还有很多创新的东西,等着资本市场来检验。创业在线第三是坚持到底。创业一开始可能新点子会比较多,但是这点子一开始可能不成熟。新的模式可能在试行当中会遇到困难,也可能会遇到挫折,没有实现你的预期目标。这时候怎么办呢?如果你经过分析认为自己路子是对的,就需要坚持。我经常讲一句话:过去讲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我不一样,我到了黄河心也不死,我可能搭一个桥我就过去了;撞了南墙也不回头,我找个梯子我就爬过去了。所有的创业,所有的科研,所有的运动,基本上都是二八定律,成功永远是20%以内,失败肯定是大多数。但是正因为有了10%、20%的成功,激励我们这些人希望成为那一个部分。先行者绝大部分会成为先烈,少部分才会成为先进,但是因为有成为先进的可能,所以就去奋斗!如果你有梦想,你就应该去努力,有目标就应该去奋斗,人生一定要给自己定一个远大的目标。大陆有句广告词: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还有一句话: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如果你们想成功,就应该去创业。当然朝九晚五的规规矩矩的生活也是可以的,但那种人生不精彩。应该勇敢跨出这一步,勇敢地去创业,勇敢面对人生。不管是经商,不管做科研,绘画,总要给自己一个比较远大目标为之去奋斗。奋斗过了,达到了,那你就无悔这个人生。你奋斗过了没有达到,你的人生也不后悔!如果什么都没奋斗,什么理想都没有,平平淡淡过一生,这个人生对你来讲实在没有意义了。
2017-04-20
查看详情
加载失败
10亿元内容生态消费基金,5亿元专项补贴网易号:高调急追头条能否逆转颓势
“10亿元内容生态消费基金,5亿元专项补贴网易号。”这是网易传媒在4月19日网易媒体合伙人大会上透露的大动作。自今日头条、腾讯企鹅号、UC大鱼号、一点资讯等平台接二连三推出重磅内容扶持计划之后,网易彻底坐不住了。4月19日的大会上,网易宣布了一系列鼓励各类内容机构的措施,包括向所谓媒体合伙人开放直播、PUSH、跟贴管理、智能翻译和智能写作等平台功能。网易集中发布的这些举措凸显了某种焦虑:作为几年前移动新闻客户端大战的开端者和一度领先者,在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个性化内容分发时代,网易已经落伍了。网易创始人丁磊并没有出席这次会议。他最近接连为《阴阳师》游戏、网易猪肉、网易云音乐等网易旗下业务站台,但在这场网易门户业务最重要的转型中,他缺席了。当然,这也并不奇怪。网易门户成丁磊的规划中的“弃子”已非新鲜事物。原网易老员工表示,网易门户业务长期以来的矛盾在于销售和内容之间,门户高层一直在做内容还是快速变现中不断摇摆。剥离只是时间问题。被动变革的网易门户2015年,今日头条刚崛起,几大门户都举起了反抗的大旗。此时在网易内部形成了两派,一派为力主技术变革,另一派为坚持原来严肃新闻路线。就在两派争论不止,战略摇摆的时候,陈锋、钭江明、颜强、曾光明、张伟等核心内容负责人相继离职。彼时,网易内部员工私下交流,“变化太快,不知所措。”到底是继续拓展类似今日头条的“网易号”,还是做直播,又或者原地踏步?这个阶段可以说是网易门户最迷茫的时间段。为了尽早确定方向,网易加紧了总编辑的招聘。网上流传的段子称,猎头把电话打遍了所有其他门户的总编辑。杨彬彬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来到了网易出任副总编,成为丁磊和李黎的代言人,而他主要负责的业务就是网易号。只不过,今日头条早已成为百亿市值美金的巨型独角兽,让所有人羡慕。据内部人士介绍,在网易门户的体系下,订阅号机制和传统门户是完全分割的两套体系。而在杨彬彬之前,网易号的更多工作都由网易杭州的部门审核,北京的相关部门只是做商务拓展的工作。显然,就网易号这个订阅机制在几个总编辑的体系下出现了迥异的态度。在离开网易之后,曾任网易常务副总编辑曾光明在媒体撰文称,对于传统媒体(包括平面媒体与门户媒体)来说,人工智能/个性化内容分发平台的构建在战术上可为,战略上却不可为。同时,他还提醒,一旦传统媒体将个性化内容分发作为企业战略,就走进了一条死路。大部分做出这种决策的传媒企业,根本不清楚个性化内容分发架构的技术难度。显然,曾光明不是网易模仿今日头条的推崇者,而在杨彬彬到岗之后,将网易号建设作为了重要的考核。内部人士透露,这一切都是丁磊意思。“丁磊的意志是政治正确,李黎的意见是变现为导向”,这是网易门户内部达成的某种默契。同时在执行层面内部开始了两套措施:一边是,在丁磊意志下网易号订阅号开始贯彻落实,而在北京的门户部门的作用依然只是商务开拓的作用,审核运营等核心职能都归杭州网易。另一边,以网易传媒CEO李黎主导的流量变现路径就事通过各部门的直播业务。从2016年12月30日流出的网易内部邮件就能看出调整的端倪:“原来的科技、娱乐、时尚、公开课和直播频道将被打散,然后统一纳入新成立的直播事业群这一个大的部门下。原网易传媒直播中心高级总监庄笑俨将成为新的直播事业群总经理”。这一调整直接将原来的独立频道的内容团队打散,导致内容团队内部完全不知所措。同时由于直播能带来可观的商业变现的可能,网易自己的团队每个月进行数十场直播,而在直播刚启动之初网易更是邀请大量PGC进行直播。有PGC表示,最初在网易邀请下做的直播都能获得推荐,但是做了几期下来就不怎么推荐。“直播审核团队认为我的内容有商业化的性质,经常审核不过,这跟初衷完全不同。”同一时间网,易也在增加自己直播内容的策划,参考PGC的方式。由此衍生出来的话题是,网易媒体合伙人计划是个别人的狂欢还是大家的狂欢?在商业化变现上,网易门户还有没有新招?遗憾的是,网易或尚未清楚什么是标准答案,却迎来了一波规模较大的离职潮。2017年刚开年,随着原来的科技、娱乐、时尚、公开课和直播频道纳入新成立的直播事业群,几个频道都出现大量的人员流动。内部人士透露,科技旗下有近1/3的员工离职,其中不乏在网易任职长达10余年的老员工。知情人士称,在合并之后,外出活动由中心内的运营部门统一规划,甚至出现娱乐记者跑科技活动,南辕北辙。不少员工因此不知所措,继而选择离职。利润是丁磊考核的关键网易门户业务作为网易主要业务的流量来源,充当了流量奶牛的身份,但是门户并非网易利润的“奶牛”。这恰恰是问题的关键——丁磊看中的就是利润。据网易内部人士介绍,丁磊的如意算盘下是,门户要增加利润,除了改变传统的门户模式就需要减少成本,还要将媒体业务分拆独立上市。此前也有外媒曾报道,网易已经提交了媒体板块独立IPO的计划,同时将融资3亿美金,门户分拆在所难免。但门户业务要想独立上市并获得不错的估值,需要在营收和利润上下足功夫。网易号为核心的网易媒体合伙人计划和直播业务拓展是非常直接的做法,大量PGC内容能减少内容生产成本,直播业务能将流量通过广告或订阅付费等模式进行变现。这两个方向对于网易传媒来说,最终目标是为了独立上市的时候有故事可讲。只不过,网易门户媒体业务再怎么变化都在网易内部改变被边缘化的趋势。不知道丁磊会不会怀念当时唐岩给他的建议也就是陌陌的原版。如果彼时的计划在网易实现,那么流量和内容就形成了合力,同时不会像匆匆推出的易信一样无疾而终。总编辑的弱势“铁打的丁磊,流水的总编辑”,这是对网易门户的总编辑岗位最好的描述,从李学凌、唐岩、李甬、赵莹、陈锋、曾光明以及另外的副总编辑曾理、方三文、田华、颜强、张伟、钭江明、陈萌沧等网易离职的总编辑们组成了中国互联网最好的“黄埔军校”。过去,网易门户总能因为相对比较自由的空间以及对于内容的“有态度”的定位吸引大量的传统媒体人加入。但是在面临发展战略抉择的时候,这些总编辑们就没有自主权,作为网易最大的股东的丁磊总是事无巨细的出现在面前。创业在线“不要以为我不重视,你们的推送新闻我都会看。”在2015年底丁磊在给中层管理层的培训时说道。亿卓智库更有意思的是,丁磊所在的“易信群”,时不时会给具体的频道丢来自己认为重要的新闻链接,需要编辑们第一时间推送。慢慢熟悉丁磊的喜好之后,个别频道甚至在客户端建了丁磊喜好新闻的专题页,每天保持更新。亿卓久而久之,网易内部几乎形成了一种默契——丁磊的意志最大化,哪怕最边缘的门户业务也不例外。智库但反作用力却是让网易传媒内部销售主导的趋势愈发明显。最突出的分水岭出现在2015年4月8日。当天,网易宣布任命原副总裁李黎为网易传媒集团(即网易门户)CEO,同时原来同为副总裁的总编辑陈锋转而向李黎汇报。分析人士认为,网易也开始由原本的销售和内容一分为二模式向着自负盈亏的事业部模式转变。5个月后的9月17日,陈锋离职,任命李黎直管内容部门。此前,陈锋在网易内部被成为专业的内容人士。而其离职原因,坊间传言又是因为与丁磊的意见不合。自那以后,网易再也没有设立过总编辑岗位,也不知是避嫌还是巧合。门户战略模糊公允地说,在网易门户业务快速发展的初期,丁磊还是给总编辑很大的发挥空间。网易传媒第二任总编辑唐岩也确实找到了网易门户独特的定位——有态度。但是总编辑话语权增加,也加重了丁磊的担心,总编辑规划的未来战略在丁磊面前很难充分授权。或者说,丁磊并不相信总编辑。要做“有态度”的唐岩也无法避免这种不信任。在萌生做社交APP的念头的时候,唐希望能在网易体系下孵化,只是在最终报批丁磊的时候被打了下来。这之后的故事大家都非常清楚,唐岩创业做了陌陌成功上市,而网易则在陌陌上市当天向唐岩发出了律师函。对此,很多熟悉丁磊和唐岩个人的老员工形容丁和唐是“恋人分手不撕不行”。唐岩或只是个特例。大多数网易门户的总编辑或副总编辑都明白,即便分手也尽量别撕破脸。只是不过知道尺度之后,也失了锐气和创造力—— “撕逼”不如安静地走开。高层心理的微妙变化逐渐在网易门户团队中发酵,但丁磊显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2017-04-20
查看详情
加载失败
今日关注(2017年4月20日)
创业头条2017.4.20 星期四【科技头条】  1、由于苹果新规,微信iOS版赞赏功能将被关闭微信方面宣布,因苹果新规定出台,对应用内支付规则进行了变更,iOS版微信公众平台赞赏功能从今日17:00起被关闭。2016年6月13日,苹果新规定出台,对应用内支付规则进行了变更。苹果新条款3.1.1中指出,App 不得包含指引客户使用非 IAP 机制进行购买的按钮、外部链接或其他行动号召用语。微信方面同时表示,赞赏功能关闭后,公众号作者可在文章中展示二维码,通过个人转账获取支持,二维码可选固定金额和非固定金额两种。微信并非唯一受此次苹果新政影响而调整应用内规则的产品。亿卓智库2、百度宣布开放自动驾驶平台百度发布一项名为“Apollo”的新计划,将向汽车行业及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伙伴提供一个开放、完整、安全的软件平台,帮助他们结合车辆和硬件系统,快速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的自动驾驶系统。此次,百度将把自己所拥有的最强、最成熟、最安全的自动驾驶技术开放给业界,旨在建立一个以合作为中心的生态体系,发挥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优势,为合作伙伴赋能,共同促进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和普及。3、万科30亿元入股链家,看好其发展空间根据媒体报道,万科集团向21世纪经济报道确认,与链家签订增资协议,各方同意万科将通过增资事项以30亿元的价格获得链家集团股权。万科表示看好链家集团的发展空间。目前,交易已基本完成,但因为交易金额可能没有达到必须公告披露的门槛,该消息可能不会公开披露。据消息称,万科此次入股链家的交易与融创中国大致相同,整个交易结构共分为两个部分,26亿元入股链家地产,另外4亿元入股链家系的另外一个公司亿卓4、百度与奇瑞达成战略合作百度宣布与奇瑞达成战略合作,将在在车联网、高度自动驾驶、无人驾驶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以“互联网+汽车”创新合作模式,共同探索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和商业化。此前,围绕自动驾驶相关的工业领域合作,百度先后和宝马、奇瑞、北汽等有较紧密接触,此次可算作首个“官宣”的自动驾驶战略合作。具体到此次战略合作,主要涉及无人驾驶、智能驾驶,和车联网等三个领域。基于双方优势探索智能汽车和智慧出行新生态,为用户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出行体验。直白来说就是百度出人工智能技术,奇瑞发挥硬件和工业造车方面的优势智库【周边新闻】    1、小米6取消3.5mm耳机孔,定价2499元起,4月28日起卖2、ofo创始人戴威称日收入接近1000万元3、华润与万科彻底分手:任职20年后王石将退出华润置地董事会4、国家体育总局将建设100个体育小镇,成立共享健身公司5、推出20年后,暴雪宣布《星际争霸》免费6、国务院:增值税税率由四档减至17%、11%与6%三档7、网信办责令今日头条等限期整改直播涉黄 将约谈苹果创业在线【融资收购】    1、创作社区“简书”宣布完成4200万元B轮融资2、海鲜B2B平台“海上鲜”完成7000万元B轮融资3、在线英语学习平台“abc360”获B+轮数亿元融资4、农业服务商“佳格天地”获6000万A轮融资5、体育赛事即时竞猜产品“鹿战DeerWar”完成数百万元Pre—A轮融资6、影视创业公司“一早文化”获得数百万元天使投资7、医疗健康公司“医未科技”获得数千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8、游戏领域创业公司“深极智能”获得千万级天使轮投资
2017-04-20
查看详情
加载失败
苹果回应微信关闭赞赏通知:所有开发者规则一致,iOS端用户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4月20日凌晨消息,针对今日微信关闭iOS版本赞赏功能,苹果公司刚刚向新浪科技发来针对此事的回应,称微信本可以选择App内购方式给公众号运营者。苹果公司的回应声明全文如下:“微信可以选择提供 App 内购买让用户赞赏他们喜爱的公众号运营者,如同我们提供这一选择给所有的开发者一样,微信只需正确使用 App 内购买体系进行开发即可。“今天下午微信发出声明,称苹果公司更新了App Store应用开发条款中的第3.1.1项,严格要求App不得包含指引客户使用非IAP机制(iOS应用内付费)进行购买的按钮、外部链接或其他行动号召用语。因此微信”选择对iOS版微信赞赏功能进行了当前调整“。自今日17点起,iOS版微信公众平台赞赏功能从今日起被微信关闭。iOS端用户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安卓等其他客户端微信赞赏功能不受影响。苹果公司通常不会对下架应用或某个开发者做出任何回应,今晚对微信的回应,可说是因这款应用的8亿用户,以及在微信平台上的获取收入的公众号运营者。苹果公司这份声明虽然简单但含义明确,60多个汉字隐晦地表达了几方面意思:1 赞赏功能并非是苹果逼停的。微信本可以像其他开发者一样,选择App内购方式给公众号运营者;创业在线2 App Store生态对所有开发者的要求均是一样的。包括微信这种已经有8亿用户的App。无论是谁,公平原则一致,都不会开特例。——这是典型的苹果式契约精神,3.1.1项自去年六月之后已经明确,除了IAP方式,App中不应有任何其他提示用户付费的方式。亿卓智库另外,进一步看,如果参考3.1.1,微信所采用的二维码方式仍然”犯规“——这是在App Store平台上的巨无霸应用微信的矛盾,既需要这个平台,又想让用户回到自己的支付生态上。去除打赏功能后的替代方案二维码的方式并不算方便,也有安全隐患,并仍有被苹果禁掉的风险。如果微信坚持此种方式,我们甚至猜测微信App有被下架的风险。亿卓更新:20日凌晨,微信官方公号“微信派”也发布进一步消息:“应苹果公司要求,赞赏形式再次调整”。根据苹果公司规定,iOS版微信公众平台文章赞赏功能关闭,其他客户端版本仍可使用,同时个人转账功能也被关闭。智库
2017-04-20
查看详情
加载失败
80后女青年放弃都市工作回乡创业 年入40万
从都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回归”农民身份,也许对很多人来说需要足够的勇气,但汶川漩口镇核桃坪村的女青年周娟就完成了这样的“转身”。2008年汶川地震后,周娟从成都的社区工作岗位上辞职,回到核桃坪村创业开设农家乐,从最初的年亏几万元逐渐成为年入40余万的致富带头人。亿卓智库周娟如今已成为村里名副其实的致富带头人。女青年辞职回乡带头创业 农家乐年纯收超30万元周娟今年33岁,家在赵公山下的漩口镇核桃坪村,2008年汶川地震前,周娟和爱人在成都锦江区的一个社区工作,生活虽平淡,但也算走出了山门。然而,地震的发生让她彻底改变了想法。地震后,周娟从成都辞掉工作回到核桃坪赵公福地,参与重建家园。2008年8月,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周娟开始贷款修建村里的第一家农家乐,腾出12个房间搞旅游接待。但生意出乎周娟意料,“刚刚发生地震,加上又是重灾区,很多游客都不敢来,生意差得很。”周娟说,由于刚发生地震,加上村里的路又窄又烂,游客非常少。亿卓为了提高农家乐的影响力,周娟开车到成都揽客,让游客来免费体验吃住,“一年要亏上四五万元,差点就放弃了。”周娟说,坚持到了2011年,农家乐的生意开始有了起色,游客量增加,自己也逐渐盈利。旅游接待的大转机是在2014年,周娟透露,那时政府投入大量财力物力集中打造赵公福地景区,核桃坪村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起来,道路、水电管网、景区设施等逐步完善,游客大量涌来。周娟说,尤其是到6月至10月,赵公山迎来避暑度假的旺季,上山的客人接踵而至,核桃坪迎来旅游接待的“春天”。游客不断增加,原有的接待能力已明显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周娟又贷款扩大了农家乐规模,床位增加到100多个,最多时一天要接待300多人吃住。如今,周娟的农家乐一年纯收入超过30万元,生意一年比一年好。周娟走在村里的景观台边,远处是皑皑雪山。智库种药材年入10余万 不忘感恩带乡邻创业壮大“庄园经济”自己致富了,不能忘了乡亲们。“地震时,我的亲人被乡亲们从废墟中救出来,这个人情不能忘。”为此,在周娟的影响和建议下,核桃坪村的农家乐开始多起来,很多人前来“取经”后,周娟还亲自前去指导乡邻建造农家乐。如今,核桃坪村的农家乐达14家,规模空前。大家还成立农家乐协会,为了感恩社会,所有农家乐严格约定旺季不涨价,吃的全用村里的原生态食材。除此之外,周娟还聘请村里的精准扶贫户和身体残疾者到自己的农家乐来当服务员,现在员工达到10多个,村民们不用再外出务工,还能安心养家。创业在线农家乐不仅仅是唯一的发展方式,年轻的周娟还带动村里搞养殖种植业,跑山鸡、生态猪、绿色蔬菜、药材等都形成规模化,周娟说,自己家种植的药材一年就可以收入10余万元。食材大部分在村里内销,农家乐集中收购,部分通过游客自购的形式卖出,“以前卖一棵白菜都要背下山,现在不出门都卖得完。”眼看农家接待生意火起来了,周娟还打算继续投入资金,升级打造自己的农家乐,依托赵公福地的名气让村里的“庄园经济”越做越大。周娟计划,再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将贷款偿还完毕,继续带着乡亲们致富。
2017-04-19
查看详情